北京三峰徒步记录

正文

三峰是指位于海淀、昌平和门头沟交界处的三座千米山峰,分别是北尖、阳台山主峰以及妙峰山。强度较大,被称为北京徒步毕业路线。本次徒步全程23.46公里,总耗时10小时25分钟,累计爬升1926米。是近期印象深刻的徒步活动,因此略作记录,以便日后回忆。

三峰3D地图源于小红书网友半夏的蜗牛

在聊“三峰之行”前我想先聊两句“心脏”。他是此次三峰徒步的领队,00后、退伍军人、个子不高、皮肤黝黑、干练、眼睛圆且有神、性格外向、能够很自然的和人搭话聊天。我一直觉得这家伙是个“神人”,完美具有我心目中E人的种种特征。其过于自来熟和旺盛的表达欲望一度让我有点不适应。可这次爬山之旅让我重新认识了他。十多个小时的路途,他一直很关照大家,同时也肩负起领队职责,把握整体节奏,“一个都不能少”的把大家带下山。最佩服的是他始终在线的热情,从头到尾不停燃烧,无时无刻不充满干劲。我想是我来带队的话可能两个小时就“烧干”自己,更别提给其他队友提供情绪价值。佩服佩服。

三峰起始点在大觉寺商店。我、震哥、心脏和jy在16号线北安河地铁站碰头后打车前往大觉寺,zdd和饭桶等一行人已经集齐在等我们。简单聊几句,九点整开始登山。从商店背后绕过,要先走一段 200m 的铁轨路。这是我第一次在铁轨上走路,轨道锈迹斑斑不像是还在投入使用,我却仍然不时回头看看,总担心身后有火车驶来。在铁轨上走路一点也不舒服,两条枕木间的宽度比步幅小,三条又比步幅大,走起来很是别扭。不过瞧着铁轨消失在尽头的风景还是很美的,想起《漫长的季节》,王阳走在铁轨上念诗,又想起结尾处王响穿过玉米地追着火车大喊“往前看,别回头”。废弃的铁轨是工业和时间的凝聚,联通着过去和未来。
大觉寺商店招牌

在一处不起眼陡坡处离开铁轨转入密林,正式开始爬山。这一段路途径望京塔、萝芭地、北尖到茶棚,全程爬升有 1000m ,是整个三峰之下最难走的一段路。前半程是高低跨度很大的石头陡坡,心脏在前面领路,我们走的速度不慢,到望京塔休息的时候,我看了眼手表,心率180,吓了一跳,自觉状态很差,有点恶心反胃。队伍停了下来,同行的jy据说躺在地上休息好一会儿,不过我在前面休息没看见。到红房子处又休息一阵,心脏给我分了个猕猴桃,很甜,仔细想想居然是今年第一次吃猕猴桃。震哥说我状态有点差,我俩商量决定走小环线。从红房子继续出发,一路上都是石板上坡路,起伏不大,但走起来没有土路舒服,遇到小溪,停下洗把脸,水很凉。一直坚持走到北尖,心脏指着对面连绵不断的山坡说,那里就是阳台山和妙峰山,咱们只需要先上去再下来,很简单。可我已经崩溃了,很累,不停流汗,膝盖痛。随后是一连串下坡小路,来到此行第一个休息点:茶棚。

中午12点左右,早早就看见远处热热闹闹一片,一条公路映入眼帘,路边停满车辆,三四个棚子搭在山脚下,这便是茶棚。在北尖和阳台山半山腰间,近邻公路。看到汽车的那一刻心碎一地,要死要活的爬一上午,别人一脚油门就到了。不过这时候也没空难过,满脑子都是干饭。走进茶棚一看、冰水、泡面、凉皮、西瓜甚至还有烤串!吃饭的地方桌椅板凳一应俱全,我们选了靠围栏的座位,远处是翠色相连的山峰,无边无际。心脏请大家吃西瓜,格外甜,我连啃三块。震哥一路嚷嚷要吃泡面,结果买了两份凉皮回来。料包递过来我也没多想,倒完两包油醋,再想找麻酱或者辣油发现毛都没有,震哥碗里红彤彤一片,旁边摆着两包辣油,正在那拌呢!合着两包辣油两包油醋各是各的。我刚吐槽一句你能吃辣的么,他立马反应过来分错了,光速调换两个碗位置。我整几口辣油的凉皮,辣倒是还好,关键是没味道,实在吃不下去。震哥又从包里拿出一大块速食牛肉,口感很好,我早上还带了面包,混一起做午饭。饭后歇一会,我开始纠结要不要下山,按说小环线到这就准备下撤,队伍里问一圈大家居然都要继续爬。震哥说他都可以,看我。我在这拿网页骰子摇了半天,下山不甘心,走还害怕。最后担心自己撂山上还是决定下撤,快出发的时候心脏知道我俩要跑路,过来劝,说再坚持坚持,最难的路段已经克服下来,后面都是土路,好走,过了妙峰山有个涧沟村,那能做公交车回去。这一番话下来,我心又活泛起来,决定继续爬。

前往阳台山要走一段盘山公路,路宽且阔,没有车辆,一连上百米只有我们九个人断断续续靠着路边行走。忽然起了雾,哒哒声响起,一队马队从身后雾中走出,骑手在马背上轻晃身体,微眯着眼睛好像在睡觉。我们都停下来盯着那些马,只听见马蹄敲击在柏油路面的哒哒声和轻微的响鼻声,不一会儿,马队在转弯处上山,隐没在雾中。我感觉有点天旋地转,一眨眼,它们出现又消失,周围的一切那么不真实。能走汽车的公路为什么要用马队送货,这些马队从哪来?到哪去?
茶棚后的公路休息,远处是马队,人物从左到右:震哥,我,心脏,饭桶,饭桶朋友

离开公路我们继续上山,这一段是爬坡幅度较大的土路,碎石、泥土和树根,算是山上比较常见的小路,走起来还比较舒服。接近山顶的一段又变成木栈道,路上遇到的人也多了起来,还遇到两名五十岁上下的女士,穿着凉鞋和长裙在爬山,再次感慨装备真不是问题。山顶很开阔,一侧一大片木板铺成的平台,另一侧是一座石堆,石堆四周拉着像是藏区的彩色经幡。远处云雾升腾,看不真切,空气中有阵阵凉风吹过,很是舒爽。饭桶还是谁直接躺在地上,大字型,走的时候我看到在木板上留下人形水渍,像案发现场。
阳台山山顶,远处是类似藏区的石堆,山顶雾气很大

阳台山下山是一连串缓坡小路,“心脏”呼吁大家跑起来。我膝盖很痛,但大家都跑,只好咬咬牙跟着跑,结果居然没有想象中那么疼,快速小碎步反而对膝盖冲击比较小。一行九个人风风火火跑起来,在山林间踪影不定,像呼啸而过的绿林好汉。路上还遇到“三界碑”,一座三棱柱样式的石碑,三面分别是:海淀、昌平、门头沟,北京三个区的交界处。快到天池前,我右腿抽筋,震哥停下来陪我缓缓。路两侧是一人高灌木,极茂密,人掩映其中前后不见影子,抬头只有小小地一片天空。我有些担心和大部队走散,就大喊一声,很快听到其他人的回应,此起彼伏地响起,像山里的猴子。转了道弯,快走几步,心脏他们就在前面等我俩。

再往前走是“天池”,一段水泥围砌起来圆形池子,有两米高,池底没有水,长满杂草。同行的人建议拍合照,我们踩着池壁顶转圈,站成一排,我站在最边上,头发被汗水打湿,累得不成样子。“心脏”跳到池底给大家拍照,拍了一张,他认真看了看,朝我喊:“把眼睛睁开点!”我偷懒被人发现,只好打起精神睁大眼睛盯着他。拍完照他两步并作一步猛冲上来,脚踩着池壁手扒着顶,轻跃上来。我在心里感慨这人真是灵巧,眼前好像看见他在部队训练,障碍物间攀爬自如。

过了天池已经能够看见妙峰山顶,距离山顶最近的一段是裸漏在外的岩石,几个小人正在上面手脚并用的爬。这段路很陡,走个十几步就得停下喘喘,不过一想到马上要登顶,怎么也得坚持下来。到了山顶,我赶紧坐在石头上擦汗,眼前迷迷糊糊忽上忽下。震哥看见我这样子,吓一大跳,赶紧问我有没有事,我说心跳有点快,其他还好。他们饶有兴致站在一块微微突出的石头上拍照,身后是碧蓝的天空,一道淡淡的白云划过。喘一会,体力恢复大半,我又吃些东西状态也恢复过来。大家启程向着妙峰山的另一个山顶出发,距离很近,不用爬,走一段路就到。这个山顶比较开阔,中心有一大块巨石,我们围着巨石坐在那歇了好一会儿。震哥递过一根香蕉,我又补一根坚果棒,喝干最后一口可乐,整个人都活了过来。震哥这才跟我说,刚才看我脸色苍白,以为我人要“嘎”了,心里也慌了神,开始盘算怎么把我带下去。
妙峰山山顶,景色很美,可惜累的半死

这里就是三峰的最后一座山顶,随后是一长串的下坡,泥土和碎石组成的小路,走起来比较轻松。我紧跟着震哥,咬住前队不让自己落后。一路上震哥不停的给我打气,还模仿公司里老大哥的口气,一本正经道:“行,xx,你真棒!今日之星颁给你!”这是我们平常在健身房锻炼时,老大哥常讲的内部梗。我不得不说那天他模仿真的很到位!我心里居然真的受到鼓舞。(可恶,我怎么这么不争气!)半程的时候,前队的女生问“心脏”在后面怎么还没上来。算了下人数,还剩下心脏、饭桶和他朋友三个人。这三个人体力都很好,照理说不会这么久没跟上来。我朝林子里喊了几声,没听见回应。同行的人打电话给他,模模糊糊间听见有人受伤,大家都很担心,原地等着他们。不一会儿,三个人从林子里钻了出来,饭桶的朋友撸起裤子,腿上绑着纱布。心脏向大家解释,这兄弟腿被石头划破,紧急包扎处理,耽误一会。同行人里有急救室的医生,仔细问了详情,确认没有大碍,这才继续下山。

一路下降到山脚附近,遇到一座“灵官殿”,旁边有人摆摊在卖西梅、酸梅汤和绿豆汤。同行的人买了西梅分我两颗,挺甜的。震哥要了两碗绿豆汤,3块钱一碗,几口的量,不凉也没什么绿豆味,这钱花的不值。喝汤的时候才发现,灵官殿牌匾上有个马蜂窝,30公分大小。这是我第一次见马蜂窝,吓一跳,没敢细看,紧忙往山下跑。山脚下是涧沟村,也就是“心脏”之前同我讲的可以坐公交车的地方。我想着这次无论如何都得跑路,膝盖实在太疼。于是满心欢喜的跟大家讲,山高路远,咱们就此别过。心脏答曰:现在五点多,公交车已经不营业啦!我不死心道:那我打车也要回去。说罢屁颠颠地跑去问超市大叔,哪里可以打到出租车。大叔头也不抬的说:司机就在对面呢,你问他。我一扭头,一个中年大叔正满含期待的看着我。
妙峰山灵官殿门口的马蜂窝

“你要到哪?”
“最近的地铁站就行,北安河地铁站,或者哪个近去哪。”
“北安河160走不走”

一百六这个数字让我崩溃掉。是再往前越过涧沟村重新爬上北尖再下山,还是狠心160打车回家?震哥跑过来问我多少钱,听到我说价格,人也傻了。

“一百六冬哥!你想想你拿这个钱买点啤酒烧烤不香么”

同行的人也劝。

“都走到这了,再坚持一下,三峰之旅就没有遗憾,多好。”

我又一次被说动。

继续再次攻打北尖。这次好在不需要爬到北尖峰顶,只需要到大概三分之二处,绕着山峰转个圈就可以下山了。中途遇到个哥们,前面也碰到几次,眼熟,应该同样是爬三峰大环线的。“心脏”主动和他打招呼,聊了一会,才知道这哥们是自己一个人爬山。不是第一次,这之前已经爬过两三次三峰,春天和冬天都来过。哥们讲的很淡定,一点也没把爬三峰当个事。我想起自己前一晚就开始提心吊胆睡不好,早上醒过来把天气预报看了又看,整个人焦虑极了。咋回事呢?有时候会把问题想的很小,小到完全不放在心上,有时候又会把问题想的很大,大到觉得天要塌下来。一颗心在两处荡来荡去,不得安生。我还在那多愁善感的琢磨这些事,“心脏”他老人家已经开始“忽悠”这兄弟加他微信,下次爬山一起,给人讲户外有团队的好处,爬山的注意事项。专业,实在太专业了。一路到达最后一个顶坡“冷风口”。“心脏”号召大家休息一会儿,把包里的食物尽量清干净,轻装准备最后的下山。我们互相分享食物,聊了会天,感觉距离拉近不少。随后收拾好垃圾打包装袋,开始最后一段下山之旅。

下山路可能是三峰之行中最难走的一段路,全程790m,全是石板,前半段破碎不堪忽高忽低,后半段整齐却仿佛没有尽头。山林里的夜幕来得更早,枝桠间能看到天空还透着深蓝,脚下石板却已模糊不清。有头灯的纷纷从包里拿出挂上,三三两两的分布在队伍前后照路。下山大家都没怎么讲话,只是不时的提醒彼此小心脚下,登山杖和石板碰撞发出有规律的哒哒声格外清脆。漫长的下山路让我生出一种错觉,觉得自己已融化在夜幕下的山林里,再也走不出去。倒不是害怕,而有点累有点困,想找个地方安安稳稳地躺下。好在膝盖不断提醒我快点下山,它快要歇菜了。到最后一刻我真觉得我和膝盖是意志的较量,我不能想太多有的没的,只能走,不停的走。

穿过最后一段树林,遥遥地看见远处灯火,心底升起回到人类社会的庆幸。谈不上喜悦,只想赶紧回家脱衣服,洗澡,睡大觉。

啊,我讨厌爬山。

2025年9月19日记,记忆不清,略有出入。


北京三峰徒步记录
https://wuzu15hao.com/post/Beijing Hiking/
作者
winter
发布于
2025年9月2日
许可协议